编辑为中药名称正名,不要再以讹传讹
中医中药不仅仅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千百年来,她还一直是为我国人民健康服务的“活灵魂”,渗透在老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中药的名称,不仅是一个普通的“称谓”,她还承载着中药的功能、特色、形状的含义,以及文人医家美好的寓意、关切的情怀,例如,当归、肉苁蓉等从名称大致可了解其功能,更有“熟地将离,莫忘当归”的中药名藏头诗流传。但是,由于传承的久远、应用地域的广泛,中药名称有很多不统一之处;还有很多在流传的过程中,以讹传讹,造成了中药名称韵味全无。
为了使中医中药更好地传承,大家必须有规范使用中药名称的意识。谨将书稿中遇到常见的易写错的中药名称与大家讨论。为了方便表达,从“字音相近”和“字形相近”分述,而实际上有些难以区分是字形还是字音相近导致的误用。
1.“桑椹”与“桑葚”
4、5月间,又到了吃桑椹的季节。
我们吃的是“桑椹”还是“桑葚”呢?估计即使是语言专家但不是植物学专家的话,也难以分清。且看《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的解释——
☝ 两种情况均可
但若从植物基原来看,桑椹是桑科桑属植物,桑的干燥果穗。桑树,乔木,其果穗从“木”为妥。因此,《辞海》及一些专业参考书均写作“桑椹”。希望《现代汉语词典》再修订时可以参考植物学专家的意见,以传递明确的信息。
☝《辞海》(第6版)
☝《中国药典》(2015版)
☝《中药大辞典》(第2版)
2.“山慈姑”与“山慈菇”
这是一个被以讹传讹而致人迷惑的名称。
记得我在念大学的时候,学到“山慈姑”这味药,老师讲述了一个生动的传说:“天庭中王母娘娘的宠物小金鹿,因贪恋人间太白山的美景,偷偷地跑到下界。在王母娘娘的小女儿牡丹仙姑的帮助下,跑到天涯海角,化作了‘鹿回头半岛’,小金鹿奔跑时蹄印儿中长出的草叫‘鹿蹄草’,为了纪念牡丹仙姑的善良,这种草取个大名叫‘山慈姑’”。从传说来看,这个“姑”是“善良的姐姐”的意思,而不是所谓的“慈祥的菌菇”。
☝《中药学》(高等医药院校教材,上海科技出版社)
被称为经典的“第5版教材”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从植物基原来看,山慈姑为兰科杜鹃兰属植物杜鹃兰、独蒜兰属植物独蒜兰及云南独蒜兰的假鳞茎,和多为菌类的“菇”毫无关系。
再从功效来看,山慈姑可以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用于治疗痈疽恶疮、蛇虫咬伤;菌菇类,一般富含氨基酸、多糖等,多具有补益的作用。
在普通人看来,中药多是一些花花草草、枝枝根根的东西,所以在写山慈姑的时候,往往不由自主地写成“山慈菇”。随着“山慈菇”的写法越来越普及,连一些工具书上也写作了“山慈菇”。最令人叹息的是,被业内奉为圭臬的《中药大辞典》,在第一版时为“山慈姑”,在第二版竟被修订为“山慈菇”!
☝《中药大辞典》(第1版)
☝《中药大辞典》(第2版)
☝《中国药典》(2015版)
呜呼!希望大家认真考证、规范使用,还“小金鹿一个善良的姐姐”!
类似的情况还有 “大风子”与“大枫子”。大风子为大风子科常绿乔木泰国大风子树的成熟种子,不能因为它是“树”或“中药以花草树木为主”就想当然地用木字旁。
3. “杧果”与“芒果”
“芒”指多年生草本植物或者指某些禾本科植物如大麦的籽实的外壳上长的针状物(例如,麦芒)。
“杧”专指杧果树或它的果实。杧果树,是常绿乔木,生长在热带地区。
简而言之,“芒”是草,“杧”才是树。所以,正确的写法应当是“杧果”。但是,因为芒果太“深入人心”里,很多编辑往往错把“杧果”改成“芒果”。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推荐使用“杧果”
1.“哈蟆油”与“蛤蟆油”
哈蟆油,是一味补品,尤其是北方常用,具有补肾益精、养阴润肺的功能。哈蟆油的全称应该叫作“哈士蟆油”(见《中药大辞典》第2版)。这是因为,满语称中国林蛙或黑龙江林蛙为“哈士蟆”或“哈什蟆”,而这两种动物的输卵管就是用作中药或日常补品的哈士蟆油。在传叫的过程中,为了简便就成为了“哈蟆油”。
☝《中药大辞典》(第2版)
☝《中国药典》(2015版)
在书稿中,经常会出现“蛤蟆油”的错误写法,此“蛤蟆”为“青蛙和蟾蜍的总称”,不是指定的入药品种,不能混淆使用。
另外,“蛤”是多音字,在中药“蛤蚧”中读音为gé。
2.“紫菀”与“紫苑”
紫菀来源于菊科紫菀属植物紫菀的根和根茎,是治疗咳嗽的常用药,并没有“紫苑”这样的植物。由于“菀”和“苑”的字形相近,或者为了书写简便,在一些书稿中经常出现“紫苑”这样的错误。不过,随着电视连续剧《甄嬛传》的热播,“菀嫔”的称号几乎家喻户晓,估计“紫菀”的正确使用率会大大提高。
3.“娑罗子”与“婆罗子”
二者字形相近,极易混淆。“娑罗子”是七叶树或者天师栗的果实或种子,七叶树又叫娑罗树、梭椤树(河北、河南、山西)、桫椤树(河南),天师栗也可叫作梭椤树(湖北)。娑罗,梵语sāla。
此外,像“莨菪”与 “毛茛”只是多了“一点”(“茛”不常见,容易错用为“莨”),“板蓝根”与“板兰根”发音一样(“板蓝根”为正确),也很容易写错。更多的情况是,难以截然区分是因字形还是字音相近而产生错误,如“三棱”与 “三菱”“三楞”(“三棱”为正确)、“蚕沙”与“蚕砂”(“蚕沙”为正确)等等。
欢迎广大同行在文末留言,补充更多易错中药名称。
本文作者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赵晶,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载
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号立场